时间:2017-10-3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地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,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、行政区域或人类聚居地所起的名称,是用来指代地域的语言符号,具有音、形、义三要素。地名世代相沿,完整保留了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。地方的命名和地名的沿革都与当地的地理方位和历史沿革、以及地名所反映的地方民俗等密切相关。可以说,地名是人类文化史的活化石。潮汕人杰地灵,地名丰富多彩,内涵深远、妙趣横生,这里撷取其中的一些趣闻。

因实地方位得名

潮汕地名多与地理特点、形状,或与某一突出山川、河海的位置密切相关,往往带有东、南、西、北、内、外、前、后、口、阴、阳等方位名词,直截了当指明地名所在的位置,如揭阳、揭东、揭西、溪东、溪西、北湾、南湾、寨内、外埔、田心、西港、港内、湾头、东港、前溪、港口等,或定其位,或取其性质特点;

有的则直接用数字来排列顺序,如陇一、陇二,横一、横二等。这类地名让人一看就知道所处位置,一目了然,便于查找,对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也很有帮助。

因地形地貌得名

潮汕地区海岸线漫长,沿海各地拥有大大小小的港口,因而地名中多有“海”或“港”字,如澄海、靖海、海山、海门、潮港、上港、西港、仙港等……岁月流逝,沧海桑田,有些以港命名的地方已不见港口,但是历史上那里绝对曾经有过港口,或与港口有联系。

潮汕江河纵横,统称为“溪”,所以有无数“某溪”或“溪某”:潮阳的东溪、范溪、桃溪、那溪、流溪、全溪、里溪、龙溪、溪口、溪北、溪头、溪美;澄海的新溪、前溪、南溪、溪南等,都是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。

高频用到的“陇”字指江河或海边冲积而成的沙脊,如汕头的金陇、西陇、下陇,惠来的寄陇、东陇,澄海的冠陇、内陇、横陇、梅陇等。与“陇”相反,“坑”指山沟,所以带坑字的是山区,如揭阳柑坑。

因经济物产得名

经济的发展促使聚居地的形成,所以聚居地名往往就记录了当地的经济发展,可以看出一些经济类型及其特点。

潮汕农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方式,所以有不少“洋”:汕头牛田洋,潮阳的北洋、前洋、洋心,惠来的埔洋、洋尾,普宁的涂洋、什石洋,揭阳的西洋、翁洋,揭西的南洋、后洋,潮州的洋东、洋头等。这个“洋”并非海洋,而是田野的意思,因为大片大片的水稻一望无际,看起来很像海洋。

以当地著名物产作地名的也有很多:棉城、棉湖遍植木棉树,榕城多榕树、樟林多樟树,普宁梅林镇梅树成林,潮州枫溪枫树遍地,饶平汤溪镇、揭西汤前村和普宁汤坑村都有“汤”是因为当地出温泉,潮南茶园村盛产油茶,南澳紫菜石常年长紫菜等等。

因时代政治得名

特殊的人文地名,带有命名时期的政治色彩,烙下时代的印记,大多是政区地名、聚落地名和文化地名。

1、潮汕很多城镇有中山路、中山公园,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大民众中的崇高威望。

2、饶平县城黄冈镇丁未路是为了纪念丁未黄冈起义。

3、汕头市区的民族路、民权路和民生路显然是民国时期用孙中山“三民主义”起的路名。

4、“七日红公园”是为纪念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曾在这一带坚持7天而命名。

5、潮阳红场镇清代时叫林厝村,年为纪念革命苏区改称苏林村,年设镇再改称红场镇,以纪念红场革命旧址。

6、跃进路、红领巾路等都带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时代色彩。

7、有些地名还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易名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不少地名改为“红卫”、“红旗”,以赶时髦。“文革”结束,拨乱反正,又都陆续改回原来的地名。

8、从汕头老市区的“四永一升平”(永安、永和、永兴、永泰、升平)和“四安一镇邦”(怀安、怡安、万安、棉安、镇邦)充满东南亚风情的骑楼老街,到东部新区的“山”(南北走向的华山路、天山路、衡山路、嵩山路、泰山路、黄山路)与“水”(东西走向的黄河路、长江路、珠江路、韩江路、榕江路、练江路、珠池路),现代化高楼林立的通衢大道,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,见证了汕头改革开放、特区成立30年翻天覆地喜人变化。

9、历史上,一些因地标性建筑而起的地名也或多或少“涂”上了政治色彩。南澳石亭街因街中有石亭(牌坊)而得名,那是为表彰南澳副总兵郑芝龙剿山寇、抗击外来侵略的功绩而在街道中构筑石牌坊。潮州城内有侍卫府巷,侍卫府是清朝乾隆年间科名功绩显赫的御前侍卫、湖北宜昌镇总兵林炳星的府第。澄城中山路有一处地方叫双忠公,因有一座祭祀唐代名将张巡和许远的双忠公祠而得名。人们敬其忠勇,立祠祭祀,尽管后来祠被拆除,双忠公的地名却与其业绩世代相传。

因宗族姓氏而得名

潮汕地区有很多冠以姓氏的地名,往往是最早开辟生活之路的移民,可说是该聚落的开山鼻祖。通过这些地名,人们可以追溯到该地的创业史和移民史。

1、澄海富砂村因先民移居时满地浮沙而得名,俗称浮沙村。

2、董坑村是五代后晋天福三年(年)董氏移民所创。

3、欧厝村是移民欧姓兄弟于元末明初来此创建。

4、南宋(年)许氏移民创立许厝村。

5、沈洲村的最早移民则是元末明初由福建诏安的沈氏父子4人。

6、莲上镇南徽村原是北李、北朱两村,年合并时取北李祖宗南山公之“南”、北朱祖宗徽国公之“徽”,合并称为南徽。

7、建阳村民多姓陈,旧称陈厝。1年取其始祖建阳公之名而改称建阳。

8、其他区县的还原有陆厝围、李厝宫、蔡厝寮、张家庄、苏家坡、前溪许、陈厝合等,不一而足。

潮州开元路有一口“义井”,对面胡同叫“义井坊”。相传宋帝昺逃难到此,饥渴难忍却找不到水,他们来到这里发现有井,却又找不到取水工具,皇帝长叹一声:“难道连水也欺负我吗?”话音未落,只见井水上涨,涌至井面,皇帝感慨道:“井也知君臣之义。”遂封此井为义井,对面胡同也因此沾光,称义井坊。

因神话传说得名

在潮汕,一个有趣的地名往往是一个美好的传说。潮州湘子桥原名广济桥,相传是八仙之一的韩仙子移山驱石帮助建成的,人们为了纪念他而改名。

澄海上坑村有座接龙桥,相传宋帝昺(就是义井那个皇帝)逃难至此,天降大雨,又有大河拦路,一时找不到船只过渡。情急之际,一道彩虹横架河上,皇帝赶忙过河,后来村民在此建桥,起名接龙桥。

因寄寓意吉祥得名

为地方命名时,人们往往寄托美好的愿望,希望把地名起得文雅并与吉祥幸福有关,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大量使用吉祥字眼,如健、康、平、安、长、寿、富、贵、福、德、义、顺、泰、宁、清、明、澄、靖等等。

在汕头有长平路、永平路、永泰路、迎祥路、仁安街、万安街、新兴街、仁和里、万福里、五福里、文德里;潮州有太平路、文安路、太昌路、福真路、广平街、永兴街、永丰街、新安街;澄海、靖海则取“澄靖海氛”之意,都是反映了人们祝福祈求平安吉利的心愿。

潮汕人还喜欢用古籍上反映美好愿望的词语为村落命名。如澄海的德邻村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德不孤,必有邻”;龙田村原为田寮,明朝村中举人卢升按《易经》“见龙在田”之意,改村名为龙田。

潮汕地名相传至今

依然保留了它所反映的文化意蕴

不仅仅是妙趣横生、内涵深远

更可以窥探出

潮汕的人杰地灵和文化的源远流长

…………

你家的街道或村名有故事吗?

致力于挖掘潮汕趣味故事

请加入助力团

一起分享

①每周一周二晚上10点

②每周三周四晚10点

③每周五周六晚10点

节·目·时·间

斌说

潮汕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的初期图片
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raopingzx.com/rpxtb/426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